背景:
阅读新闻

教学案例

[日期:2020-10-17] 来源:  作者: [字体: ]

案例1

患者李某,男,25岁。因车祸腹部外伤、失血性休克急诊入院。查血型:A型。手术中输入相同A型全血2000ml,术后2小时再次输入A型全血400ml,输血后患者突然胸闷、呼吸困难、心跳加快、烦躁不安、紫绀、血压下降,经抢救无效死亡。询问病史:既往无输血史和过敏史。经诊断最后死亡原因为输血反应所致。进一步检查,原来在第二次输血时由于值班护士疏忽大意,错把B型血当成A型血输入。

讨论:

1.输血反应属于哪一型超敏反应?

2.简述输血反应发生机理。

3.从本病例中应吸取哪些经验教训?

案例2

患者李某,女,34岁。主诉乏力、浮肿1周。3周前曾有过咽痛史。化验:尿中可见大量红细胞、白细胞,蛋白+++,管型+ +。血中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强阳性,补体CH50C3水平明显下降。诊断:急性肾小球肾炎。

讨论:

1. 所患疾病和3周前咽痛病史有无关系?

2.为什么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强阳性而补体含量下降?

案例3  

患者男,55岁。因张口受限2天来诊。自述一周前被鱼钩刺伤右手拇指,在当地医院进行清创缝合,2天前拆线,逐出现张口受限、颈部与腰背部疼痛。

体格检查:T37P112/分,R26/分,Bp126/76mmHg。神志清楚,张口度0.3cm,咬肌和颈部肌肉张力增高,无全身抽搐;两侧咬肌神经闭合后张口可达到正常,右手拇指处见刺伤愈合痕迹。

初步诊断为破伤风感染,给予破伤风抗毒素34500U/日,肌肉注射地西泮,鼻饲饮食。入院第2日交谈时见苦笑面容,第3日病情加重,不时咬伤舌前部出血,颈项强直,腰背肌抽搐,并发呼吸困难一次。随后加大抗毒素剂量(48000U/日),加大地西泮剂量(100mg/日),适量给予异丙嗪、哌替啶控制肌肉抽搐。7日后症状逐渐缓解,巩固治疗5日后出院。

思考问题:

1.抗毒素注射是属于哪一种治疗方法?

2.抗毒素注射治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?

案例4

患者,男,37岁,因反复发热4月余收住入院。体检:体温39℃,皮肤有出血点,心率118次/分。常规检查:白细胞计数13×109/L,中性粒细胞85%。初步诊断为败血症。但多次血常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,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。后疑为患者被细菌L型感染所致,随用高渗、低琼脂、含血清的培养基进行培养,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。根据药敏选用敏感药物头孢三嗪治疗,10天后降至正常,住院6周痊愈出院。
思考问题:
1.什么是L 型细菌?
2.L型细菌在培养时为什么选用高渗培养基?菌落有何特点?

案例 5

患儿,男,2岁。因发热、咳嗽、气喘2天入院。体检:两肺可闻及固定湿性啰音。痰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检,发现革兰阴性双球菌,随诊断为支气管肺炎。给予青霉素治疗3天后,临床症状反而加重。考虑该患儿有可能对青霉素耐药,于是做药物敏感试验,选择敏感药物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,4天后症状消失。

思考问题:

1.什么是细菌的耐药性?

2.药物敏感试验的意义?

案例6

男性,13岁。因用指甲刀剪破了脚上的水泡,高烧42,送到医院后,经血常规检查WBC8.6×109LRBC4.51×1012LN92被确诊为重度脓毒血症、感染性休克,身体内肝、肾、呼吸系统等脏器都出现功能性衰竭,随时都有生命危险,3天的抢救费就花了近10万元。

问题思考:

1.何谓脓毒血症?

2.此患者用指甲刀剪破脚上的水泡导致脓毒血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?

案例7

20061011,中山大学附属小学在进食课间餐后,有185名学生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,呕吐较明显,伴有低热、白细胞升高。取呕吐物及剩余食物进行微生物学检查,镜下查见革兰阳性球菌,葡萄串状排列,普通培养基培养可见圆形、中等大小、金黄色菌落。

问题思考:

1.患者的初步诊断是何病?由何菌引起?

2.如何防治?

案例8

张某,男性,24岁,以尿频、尿痛、尿道流脓、排尿困难而就诊,取尿道脓性分泌物,涂片革兰染色,发现在中性粒细胞内有革兰阴性双球菌。

思考题:

1.患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病?

2.怎样防治?

案例9

男,44岁。于3年前夏季,被诊断为急性菌痢”,给予环丙沙星静脉滴注2天,热退,腹痛缓解出院。半个月后再次出现发热、下腹阵发性疼痛、粘液样大便,自服氟派酸后好转。以后上述症状间断发作。近3天,腹痛频繁发作,每天解粘液便或稀水样便68次,伴明显里急后重,服用氟派酸无效,且明显消瘦。白细胞11.2×109L,便常规:褐色粘糊状,红细胞+,白细胞+++。蛔虫卵-,溶组织内阿米巴-。

问题思考:

1.该患者可能患的是何种疾病?

2.由何种病原体引起?

案例10

女性,19岁。发热10天,腹胀、食欲不振、乏力、表情淡漠。查体:体温38.5,肝脾略大,相对缓脉,胸前有玫瑰疹。实验室检验白细胞4.1×109/L,中性粒细胞70%,淋巴细胞4%。血、便标本均未培养出致病菌。肥达试验反应结果为:伤寒沙门菌O凝集效价为1640H凝集效价为1320

问题思考:

1.该病人患何种传染病?由何病原体引起?

2.指出病原体的传播途径。

案例11

男,40岁。剧烈腹泻米泔水样便伴呕吐1天,无腹痛,无里急后重。查体:疲倦面容,皮肤、唇舌干燥,眼窝深陷。

问题思考:

1.采集什么标本做物生物学检验?

2.最可能的病原体及诊断是什么?

案例12

患儿,男,5岁,上幼儿园。主诉:发热、咽痛7天,伴有烦躁、哭闹及流涎,就诊入院。入院查体:患儿咽后壁和腭垂处有一灰白色假膜,呈片状,不易擦去,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。化验检查:假膜涂片或培养白喉棒状杆菌(+)。心电图未见异常。

讨论:

1.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特征有哪些?

2.其主要的致病因素是什么?

3.对该患儿如何治疗?

案例13

患者,女,70岁。因牙关紧闭,吞咽困难2天入院。入院后出现颈部僵硬、弓背、腹部僵硬等症状,并进行性加重,呈苦笑面容。患者入院前1个月有拔牙病史。思考题:

1.该患者可能患的是何种疾病?由何病原菌引起?

案例14

患儿,男,5岁。无麻疹疫苗接种史。近日出现发热、头痛、流泪、畏光、眼结膜充血症状。发热第3天后在口腔两侧颊粘膜第一磨牙处出现细小白色点状粘膜斑,周围有红晕,发热第4天后皮肤出现充血性斑丘疹,皮疹由耳后渐至颈面部直至躯干四肢。

问题思考:

1患儿感染了何种病毒?该病毒传播方式是什么?

2怎样进行特异性预防?

案例15

14岁男性患者,不明原因的发热、头痛、恶心呕吐、厌油腻、食欲不振伴腹痛,小便黄色1天。体征:皮肤及巩膜黄染,肝肋缘下3厘米,压痛(+)。实验室检查:抗-HAV IgM+)。

思考题:

1该患者得了哪种疾病?

2指出该病的病原体及传播途径。

案例16

患者,男,9岁。2008720日以反复性乏力、食欲不振三年,加重1来诊。

该患者三年前开始,时感全身无力、食欲不振,时有恶心,但无呕吐。查体:面黄、体瘦,肝区叩、触痛(+),肝大右肋缘下2.5cm。实验室检查: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:HBsAg(+)HBeAg(+)、抗-HBc(+)。肝功能:ALT171u/LAST120u/L

既往:慢性乙肝病史不详,家父、两个姐姐均患有慢性乙型肝炎,其父亲已经肝硬化。

思考题:

1指出该病人患有哪种疾病?

2说出其病原体及传播途径。

案例17

患者,男,30岁,有三年同性恋和静脉吸毒史。近半年来乏力、发热、盗汗、体重明显减轻。近一周出现不明原因的慢性腹泻、全身淋巴结肿大、口腔内出现毛状白斑等。

体检:消瘦、多汗、体温37.7。实验室检查:抗-HIV (+)

1. 指出该病人可能患有哪种疾病?

2. 说出其病原体及传播途径。

案例18

患者,男性,34岁,农民。1周前感到不适、焦虑,3天前发热、头痛,饮食、饮水时喉头痉挛,后神志不清入院治疗,3天后昏迷、呼吸循环衰竭,治疗无效死亡。初步诊断:狂犬病(恐水症)。家属回忆病史,患者于1年曾被一只狗咬伤了左脚脚趾。因伤势不重,到家后仅局部涂擦消毒药水,没有采取其他措施。医院经家属同意对死者进行了病理解剖,确诊为狂犬病。

思考题:

1.对死者病理解剖时应采集哪个部位的标本检查?在细胞内可能观察到哪种结构有助于确诊?

2.人被狗咬伤后应采取哪些措施预防?

3.该病病毒潜伏期长短取决于什么?

案例 19

患儿,男,7岁,三个月来常感脐周间歇性隐痛,一天前突然发生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疼痛,并向右肩放射,伴恶心、呕吐,曾吐出一条蛔虫,急诊入院。

体检:痛苦面容,剑突下偏右侧有压痛,腹软,可扪及条索状物,经解痉、止痛治疗后,症状缓解。

思考题:

1分析该患儿患何病?

2如何防治?

案例20

患儿,女,3岁,因外阴瘙痒、疼痛一周来院就诊。一周来患儿睡眠不安,烦躁,常用手抓挠外阴部。

局部检查:外阴红肿,阴道口黏膜充血,有脓性分泌物自阴道流出。

阴道分泌物检查:取阴道分泌物,置入饱含和盐水中,用漂浮法镜检,查到蛲虫卵,诊断为蛲虫性阴道炎。

思考题:

1蛲虫的感染方式是什么?

2成虫的寄生部位在那里?

3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症状?

案例21

××,男,30岁,河北保定人。患者二周前(716)曾到南方偏远地区出差,2天前突然寒战高热,体温最高达39.54小时后大汗淋漓,热退。

思考题:

1.该患者首先考虑什么病症?

2.为确定诊断应该做何种检查?




导航菜单
css导航菜单

Processed in 0.001 second(s), 0 queries, Gzip enabled

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图文信息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