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训二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
一、实训目标
1、掌握常用滴定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。
2、掌握NaOH、HCI标准溶液的相互滴定。
3、通过练习滴定操作,初步掌握半滴操作和用甲基橙、酚酞指示剂确定终点的方法
二、实训原理
0.1 M HCI和0.1M NaOH的相互滴定
H+ + OH- = H2O
指示剂:甲基橙(pH=3.1-4.4)或酚酞(pH=8.0 - 9.6)
红 黄 无 红
当指示剂一定时,用一定浓度的HCI和NaOH相互滴定,指示剂变色时,所消耗的体积比VHCI/VNaOH不变,与被滴定溶液的体积无关。借此可检验滴定操作技术和判断终点的能力。
三、实训资源
仪器:台秤,碱式滴定管,酸式滴定管,移液管,容量瓶,移液管,吸量管
试剂: HCI溶液,NaOH溶液 ,甲基橙指示剂,酚酞指示剂,2g·L-1乙醇溶液
四、实训内容及实训操作步骤
(一)、酸碱溶液的相互滴定
1、用0.1 mol·L-1 NaOH润洗碱式滴定管2~3次(每次用量5~10ml)-装液至“0”刻度线以上--排除管尖的气泡——调整液面至0.00刻度或稍下处,静置1min后,记录初始读数,并记录在报告本上。
2、用0.1mol·L-1HCI润洗酸式滴定管2~3次-装液--排气泡,调零并记录初始读数
3、碱管放出20.00 mlNaOH
250ml锥形瓶-用HCI滴定至橙色.反复练习至熟练.
4、碱管放出20.00 mlNaOH(10ml/分钟)
250ml锥形瓶-用HCI滴定至橙色-记录读数-计算VHCI/VNaOH.平行作3份(颜色一致),要求Er
∣
0.1%∣
5、移液管吸取25.00ml0.1mol·L-1HCI
250ml锥形瓶-用0.1 mol·L-1 NaOH滴定至微红色(30S内不褪色)-记录读数-平行作3份,要求最大
VNaOH
∣
0.04 ml∣
(二)、滴定分析仪器与基本操作
滴定管
酸式:装酸、中性、氧化性物质 HCI,AgNO3,KMnO4,K2Cr2O7
碱式:装碱、非氧化性物质 NaOH,Na2S2O3
容量:100ml, 50ml, 25ml, 10ml, 1ml
(1)、检查
酸式:活塞转动是否灵活?漏水? 涂凡士林
碱式:胶管老化?漏水? 更换胶管、玻璃珠
(2)、洗涤
自来水-洗涤液-自来水-蒸馏水
(3)、装滴定剂
摇匀溶液-润洗滴定管2~3次(10~15ml/次)-装液(零刻度以上)
(4)、排气泡,调零并记录初始读数
(5)、滴定
酸式:勿顶活塞,防漏液 用手腕摇动锥形瓶
碱式:挤压玻璃珠偏上部位,防气泡。
近终点时,要“半滴”操作-冲洗
(6)、观察颜色变化和读数
滴定管垂直,视线与刻度平行,读至小数点后两位
(7)、排液、洗涤 酸式滴定管长期放置-夹纸片
容量瓶
配制一定体积标准溶液用
容量:1000ml,500ml,250ml,100ml,50ml等
检查:漏水?刻度线离瓶口太近吗?系橡皮筋?
配好溶液-贴标签 溶液长期保存-试剂瓶 长期放置-夹纸片
移液管、吸量管
用于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
容量:25ml,20ml,10ml,5ml, 2ml,1ml等-贴标签
洗涤:自来水-洗涤液-自来水-蒸馏水-润洗2~3次
移液-放液(容器倾斜30º-沿器壁垂直放液-停15秒)
五、注意事项
1、在酸碱相互滴定时滴定速度:不要成流水线
2、 在酸碱相互滴定近终点时,半滴操作-洗瓶冲洗
六、反馈评价
1、配制NaOH溶液时,应选用何种天平称取试剂?为什么?
2、HCI和NaOH溶液能直接配制准确浓度吗?为什么?
3、在滴定分析实验中,滴定管和移液管为何需用滴定剂和待移取的溶液润洗几次?锥形瓶是否也要用滴定剂润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