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校医学院教师李静在国际著名期刊《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》(IF=7.128,中科院毒理学1区)发表了题为《Vitamin D3 protects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 induced by cooking oil fume derived fine particulate matters》的研究论文。

烹调油烟(COF)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,有研究表明孕期暴露烹调油烟中PM2.5(COF-PM2.5)可能对胎儿出生结局产生一定的影响。适量的维生素D3(VitD3)对于母婴健康是必需的,而VitD3能否干预COFs-PM2.5对妊娠结局造成的影响,以及其机制尚不清楚。
研究将24只妊娠大鼠分为4组,分别为普通喂养的正常对照组、COFs-PM2.5气管内滴注组、VitD3胃内给药组、COFs-PM2.5和VitD3联合暴露组。在孕21天记录胎鼠数量。HE染色检测脐带的形态学变化。Western blotting和RT-PCR检测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和炎症水平。结果如下。
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暴露COFs-PM2.5的大鼠宫内生长受限模型,发现暴露COFs-PM2.5后胎鼠体重显著降低,脐带形态学检查发现,血管内壁增厚,管腔变窄,脐带血管的收缩性增强。还发现COFs-PM2.5暴露通过α/eNOS/NO和VEGF/VEGFR2/eNOS信号通路增加了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。值得注意的是,VitD3的干预显著增加了胎鼠的体重,减轻脐带血管损伤,部分或完全逆转了COF-PM2.5引起的ROS/eNOS/ET-1轴的变化。结果表明COF-PM2.5暴露可能通过干扰ROS/eNOS/ET-1轴导致胎鼠宫内生长受限,而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3可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。
李静老师参加了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操基玉教授团队,参与了该项目的部分研究,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。
论文链接: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014765132101215X?via%3Dihub
图片:医学院教师李静
供稿:医学院教师李静